
四年级《乌塔》说课稿(三)
一、说教材
《乌塔》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组的一篇略读课文。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位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经历,反映了她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。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:(一)使学生能认字本课生字词,理解不懂的词语;(二)通过阅读课文,了解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行程、时间安排及所包含的生活道理;(三)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,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,增强民族自信心。
教学重点:(一)学习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迹,并理解其中的原因;(二)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讨论、交流等方式独立思考的能力。
重难点:(一)如何正确地理解和欣赏故事中的生活道理,这关系到学生能否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应用这些生活道理;(二)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,培养他们自己的认识能力。
(三)结合《乌塔》的教育意义,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。
二、说教法学法
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“使学生能认字本课生字词,理解不懂的词语”。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正确地记忆这些生字,更要能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理解和运用它们。为此,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,我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:
1、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为主,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同时,让他们主动参与讨论、交流、总结、评价等学习活动。
2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,并鼓励他们积极回答问题。同时,在课堂中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,让学生共同探讨问题,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。
3、通过课后作业的要求,让学生产生反思,引导他们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,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。
4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的培养。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,让学生学会用写文章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,同时培养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。
5、在课后的实践活动中,不仅巩固了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,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,并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。
(四)通过教学活动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。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之所以引人入胜,是因为她能够表现出一个人的独立与坚强;她的经历也让我感到自豪:中国孩子也应该学会自立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,我希望让学生明白,无论是身在异国他乡,还是身在家乡,我们都需要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。
三、说教学设计
(一)启发谈话,引入新课
1、同学们喜欢旅游吗?都到过什么地方?是独自旅游的一位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,你们想不想了解她是怎样旅游的呢?这节课我们来学习22课(板书:乌塔)。
2、教师出示地图,简要介绍欧洲的主要城市及其大致位置,为后续学习提供必要的地理背景信息。
(二)新授
1、教师引导学生导入:在22课中不仅讲述了乌塔的个人旅游经历,还通过对比故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对比,让全班同学产生了一定的情感共鸣。这一部分的教学重点是“为什么一个只有14岁的女孩会独自一人游欧洲”。
2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: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?在阅读的过程中还有哪些疑问呢?
(三)教学方法
本节课采用教师讲解法和学生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。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,激发他们的兴趣,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,让他们共同探讨问题。同时,在课后作业中,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学习内容,并与家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收获。
(四)知识拓展
1、教师让学生讨论: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有何看法和见解?
(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该不该一个人出去旅游?)在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后,教师引导他们进行理性分析,并结合《乌塔》一文中的内容进行反思。最终,学生们的共同想法是这样的:中国孩子也应该学会独立,不能盲目随波逐流,要在各自的道路上走得更远。
(五)质疑
1、如果有人认为“中国孩子应该学会自立”,那么为什么他们不从课堂上做到呢?
2、你能否用自己的话解释《乌塔》一文中的一个生活道理并举例说明?
(六)总结
这节课让我深刻地体会到,无论身在何处,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。中国孩子都应该学会独立,不仅要学好知识,更要懂得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个人的价值和追求。
(七)作业
1、请将一篇课文或课件内容写成一篇小作文,并与家人分享一下你的感悟;
2、向父母讲讲《乌塔》一文中的故事,和他们交流一下自己的见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