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以下是经过优化后的文章:
古诗教学设计二
苏教版《古诗两首》教学设计
学习目标
1.认识“促、忆、异”等7个生字。会写“促、深、忆”等10个生字。
2.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,背诵课文。
3.懂得热爱家乡,珍惜亲情。
课前准备
1.《夜书所见》、《舟夜书所见》(清·查慎行)、《泊船瓜洲》(宋·王安石)、《杂诗》(唐·王维)三首古诗的挂图及字条。
2.生字卡片:《夜书所见》、“促”、“深”、“忆”等。
第一课时
1、以旧引新,激趣导入
教师板书课题:“书”的含义。“书”可指书籍也可指诗歌创作的工具。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古诗的创作方法和欣赏技巧。
2、指导看图,感知图意
教师展示挂图并提问:这是哪种情景?你看到了哪些画面?
3、自主学习,初步感知
(1)自由朗读《夜书所见》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,读通、读正确这首诗。
(2)同桌互读: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、互相评议、互相指点。
(3)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,有重点地指导识记。
(4)指名朗读,先指导读准字音,再读准节奏,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萧萧/梧叶//送寒声,江上/秋风//动客情, 知有/儿童//挑促织,深夜/篱落//一灯明。的特点。
(5)借助字典和诗后注释,理解诗中词语意思,并圈出不理解之处。
4、小组合作学习,交流讨论
教师巡回指导:
1.每组读诗,说说读懂了什么,并提出小组学习时所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。
2.其他组的同学与老师参与其中,或讨论解决或补充己见。
(6)感情朗读,启发想象:
- 老师范读古诗。要求学生边听边仔细看图、思考:画面中的景象表现了哪几句诗的意思?
- 学生讨论,对上面的问题发表见解。
- 提问:还有什么问题或哪些词语不理解?老师重点点拨理解“动客情”的意思。(一是动思乡之情,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。)
(7)有感情朗读: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。通过赛读、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。
知识回顾
1.学生自由背诵《夜书所见》。
2.教师板书课题,理解“书”是什么意思。
5、熟读成诵,品赏文字
(1)自由朗读,达以成诵。
(2)同桌互读,练习背诵。
(3)品赏文字,述说感觉。问:你觉得这首诗中,哪些文字用得特别好?
6、趣味活动
1.我说你读。方法: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,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;
2.字条连诗。方法:教师出示某句诗的字条,学生接续后面一句诗(多连几次,让学生基本会背);
3.情境背诗。方法:学生可自由下位,把诗背给最要好的同学听。
当堂作业
1.教师出示生字卡片:忆、异、逢、佳、信、遥、遍、插。指名组词朗读。
2.观察生字,交流写字经验: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?
3.自己练习写生字,同桌交换,改正不足。
小结
通过本节课的学习,你有什么收获呢?你觉得古诗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欣赏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