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田忌赛马》:让智慧与力量相遇
教学内容
板书课题:田忌赛马 1. 教室环境设计: - 一张板书,分成“齐王赛马”和“田忌赛马”两部分。 2. 审题诱趣、理清文路: - 老师从板书中提出两个问题:“1. 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?” - 学生回答:比赛规则不变,双方各有各的策略,最终谁赢? 3. 从兴趣点入手,组织讲读: - 提问:哪些是田忌最感兴趣的内容?齐王呢? - 给学生充分思考和讨论的时间,归纳出两场比赛的不同之处。 4. 激发质疑导趣: - 设问:“田忌开始以为孙膑在挖苦他吗?” - 组织讨论,引导学生理解比赛规则中的关键点——“各自”分配等级,“大王”与“我”的意思不同。 5. 投石激趣: - 创设一个情境:田忌拿出2枚上等、1枚中等的马,齐王拿出1枚上等、2枚中等的马。提问:“这两种马怎么组合才能赢?” - 学生回答:需要调换策略。 6. 总结全文: -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比赛规则和计策的重要性,并布置想象任务。
教学过程
-
审题诱趣、理清文路
老师板书课题后,先提问:“这段文字主要讲了什么?”学生回答:田忌赛马的计策。老师继续问:“比赛规则不变吗?双方各有各的策略。”学生逐步理解比赛规则和计策的必要条件。 -
从兴趣点入手,组织讲读
- 给学生阅读板书,提问:“第一次比赛是怎么进行的?”学生回答:齐王先上等、中等、下等,田忌也一样。比赛规则没变,双方各有各的策略。
-
倾听板书内容,提问:“为什么田忌开始以为孙膑在挖苦他?”学生回答:因为孙膑的计策太远见,而田忌觉得自己没能力应对齐王的策略。
-
激趣导教
- 老师设问:“你们认为孙膑的这个主意妙不妙?妙在什么地方?”学生展开讨论。
-
师生总结:“妙在利用规则,合理使用力量,而不是单纯依靠运气。”
-
投石激趣
- 教师引导提问:“田忌想调换马的出场顺序才能赢,你有没有过类似的体验?”
- 学生小组讨论,教师示范“投石”的方法。
-
师生总结:科学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。
-
总结全文,布置作业
- 老师提问:“第二次赛马后,孙膑和田忌再见面会有什么谈话?”
- 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对话内容、动作、表情,并表演。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。
板书设计
```
田忌赛马
比赛规则不变,双方各有各的策略
第一次:齐王先上等、中等、下等;
田忌也一样
第二次:孙膑调换马场次后赢了
理解规则和计策的必要性
“大王”比“我”高,
孙膑巧妙地运用了这个道理。
```
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,既注重知识的讲解,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