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以下是关于《丑奴儿·书博山道中壁》的文本翻译及赏析:
一、原文翻译
```ruby "《丑奴儿·书博山道中壁》 宋 辛弃疾
少年不识愁滋味,爱上层楼。爱上层楼。为赋新词强说愁。
而今识尽愁滋味,欲说还休。欲说还休。却道天凉好个秋。 ```
二、赏析
-
词中的对比句
单独看这一段文字,“少年不识愁滋味,爱上层楼。”与“而今识尽愁滋味,欲说还休。”之间的对比,暗示了辛弃疾的悲壮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。 -
博山之名
“博山”是辛弃疾在带湖时创作《丑奴儿》的时间地点。博山位于江西省广丰县西南部,地势险要,故得此名。辛弃疾常过博山,写作时正是他在带湖期间进行创作。 -
少年时的不识愁
单独分析“少年不识愁滋味,爱上层楼。”这一段,可以感受到辛弃疾年轻时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敏感,以及其对国事的深切担忧。 -
而今时的遭遇
“而今识尽愁滋味,欲说还休。”则透露出辛弃疾“穷追不舍”的悲壮情感。虽然有识尽愁,“欲说还休”四字反复出现,却暗示了内心积郁和无处倾诉的感觉。 -
词中的情感
这首词既表达了辛弃疾的忧国意识,又透露出他个人生活中的沉郁情绪。其强烈的民族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,在词中得到了充分展现。
三、创作背景
这是一首辛弃疾被弹劾去职、闲居带湖时创作的《丑奴儿·书博山道中壁》。辛弃疾在带湖期间,无心欣赏国家大事,却因为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而完成了这首词作。这一作品深刻展现了辛弃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与忧国情怀。
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!如果需要进一步解释,请随时告诉我。